《爆炸与冲击》
近年来,“互联网+”模式在许多行业里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使这些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互联网以金融企业自2005 年逐步发展起来,并于2013 年开始快速蚕食市场。由于该领域存在巨大的商机,并且缺乏适当的监管,互联网金融一度实现了爆炸式的发展。与其他的“互联网+”模式不同,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业特别是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冲击。本文将从传统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总结互联网金融在竞争中暴露的主要缺陷,并指出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冲击的策略。
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概念指非金融机构使用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概念不仅包括非金融机构使用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还包括使用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通常所说的互联网金融指的是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概念,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的互联网金融亦指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概念。
1.2 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分布特征
“二八定律”认为20%的客户提供80%的利润,有鉴于此,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往往在于努力抓住占据市场头部的少数优质客户,这些客户主要包括组织客户、高净值客户、高信用等级客户等。互联网金融则抓住“长尾”客户群,并主要向这些客户群提供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销售、互联网小额贷款等数额较小的零售类金融服务。多数“长尾”客户的业务量较小,但由于基数巨大,“长尾”客户群的市场总容量不容小觑。
1.3 互联网金融的促销手段
近年来为争夺市场份额,各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人海战术”,不断增加营业网点和营销人员的数量,大搞人员推销。人员推销可以深入挖掘单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但是人员推销的获客成本往往是高昂的。组织客户、高净值客户往往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人员推销是挖掘这些客户的合适手段。但是“长尾”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往往不明显,且单位客户能给企业带来的收入很小,因此人员推销天然不适用于“长尾市场”。互联网金融则主要通过广告进行促销,宣传其统一、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使受众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基本了解相关产品或服务。这种促销手段以电视或互联网广告为载体,向广大公众传播产品、服务信息,辐射范围更广,成本更低,并且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影响,非常适合单位客户业务量小的“长尾”市场。
2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既可以促进传统商业银行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商业银行的现有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生产了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有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甚至可能彻底改变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且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尤其严重。尽管互联网金融短期内无法触动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主导地位,但却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收益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3 互联网金融的缺陷
3.1 信用风险是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一个突出风险
互联网金融特别是其中的小额贷款业务依靠大数据技术对客户进行分析和分类,以确定相应的授信额度。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缺乏对贷款人资金用途、还款能力的适当调查,缺乏足够的风险识别、控制能力。高风险的小微企业可能以个人消费贷款的名义从互联网企业获得经营性资金,另外较低的贷款门槛使已经丧失还款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可以从互联网金融系统中不断以贷养贷,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互联网金融系统的信用风险不断积聚。一旦经济形势紧张,互联网金融系统的信用风险可能进一步恶化,并诱发跑路潮。
3.2 信息泄露风险
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通过手机APP 开展金融业务,其中,相当多的APP 要求开通访问用户手机文件、通讯录、通话记录、照片等权限。如此以来,互联网金融企业便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信息。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缺乏足够的信息安全法规与机制来约束互联网企业保护用户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给不法分子,将严重威胁用户的财产安全。
3.3 民众普遍缺乏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任
上一篇:耐磨板在煤矿洗选设备上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