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与冲击

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故障诊断系统研究 

来源:爆炸与冲击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30

1 系统研究目标

1.1 在线实时监测

车载系统基于共振解调原理的主动诊断、多因素和多参数联合诊断方法论和系列判据,建立了多个同类故障的归类诊断理论模型,通过自动诊断、主动诊断,实现即装即用,完成对轴承、传动齿轮和车轮等旋转部件故障的准确识别和早期预警,实现车载实时、自动、主动精确诊断。

早期预警和分级报警。

轨道车辆走形部在复杂的机械振动环境下,系统能采集对行车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不易发掘的机械冲击,将信息传输给车辆中央控制单元,起到早起故障预警提示,同时对故障层级分级别采样存储,以达到合理的安排车辆检修和运用。

走行部的轴承、齿轮、车轮作为转动部件的关键部件。因为它们是承力最集中的、高速旋转的、故障发生最多的部件。长期以来,都是制约走行部安全的首要因素。这些部件的故障,在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滚动工作面的损伤,而晚期表现则是剥离、裂纹、破损和轴承的急剧温升、固死、引起切轴,造成重大的灾难性事故。因此,走行部故障需提前预警,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有效地防范车辆故障发展为重大事故,保障车辆安全运行。

1.2 多参数综合诊断

传统的监测手段,是通过检测轴承的温升,如温度试纸、红外平轮仪,这些手段对温度缓慢上升的轴承故障有效,但实际上轴承在发生故障时,故障发展非常快,在未及红外平轮仪报警及日检发觉之时已经发生事故,即使是采用车载轴温监测系统也不能及时在接近灾难之前发出报警,强令中途停车。更有未及报警而发生灾难的事实。显然,温度检测不仅只是一种“灾难报警”手段,而且还不能发现齿轮、车轮的故障。

本系统采用冲击、振动、温度信息进行综合诊断,监测诊断范围广,诊断准确率高。

1.2.1 机理分析

系统提供丰富的单样本和趋势分析功能,通过单样本时域、频域分析,可以掌握故障发生机理,趋势分析则可掌握其故障发展规律。

图1 技术原理

1.2.2 统计分析

系统提供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主要有预警统计、维修统计、故障类型统计、故障型号统计等,为管理层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撑。

1.2.3 健康管理

主动运维决策系统中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诊断分析,给出车辆走行部健康状态(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及维修建议,同时提供维修情况输入接口,实现对车辆走行部健康管理。

1.2.4 智能维修

地铁车辆从最早的故障修提升至预防修,在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下,车辆故障时有发生,造成故障修现状。本系统可实现对走行部关键部位(轴承、齿轮、踏面)故障实时监测诊断报警和输出主动运维指令,在预防修的体制下指导检修人员对隐患部位进行动态维护,减少故障危害。

2 系统研究

2.1 技术原理

基于共振基理和共振解调的故障诊断技术原理,见图1。

通过传感器采集机械运动过程中的冲击、振动、和温度等信息,再经过信号变换、采集、处理模块,对信息进行共振解调变换和滤波等处理后,由AD 采集进入嵌入式计算机。故障自动诊断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诊断,输出故障诊断结论。

2.2 系统架构

系统结构如图2 所示,系统由诊断仪、前置处理器、传感器、无线传输终端、地面系统部件、

2.2.1 诊断仪

①收集所有诊断结论与原始样本数据;

②负责将传感器网采集的信号进行搜集、处理、诊断与存储;

③应用故障诊断软件实现实时自动诊断;

④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与归类存储;

⑤通过数据下载接口与配套地面系统进行数据连接;

⑥信息输出至显示终端;

⑦将诊断信息通过以太网、MVB 输出到TCMS;

⑧接收通过以太网、MVB 接收TCMS 的控制或状态信息;

⑨将保存的诊断结论、样本数据使用车辆的无线链路传输到地面系统。

2.2.2 前置处理器

前置处理器统一管理设置范围内的传感器,完成传感器采取的信号预处理,并与车载诊断仪交互通信相关数据信息。详细功能如下:①负责将传感器网络传输的温度信息进行处理、采集、存储;②负责将传感器网络传输的模拟(振动、冲击)信息进行信号切换与路由;③将温度信息和其他数据模拟数据通过车辆总线传输到车辆分机。

上一篇:行李箱冲击某汽车后排座椅的仿真分析与优化
下一篇:没有了